新晃侗藏红米: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

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,总人口27万、其中侗族占80.13%,是全国生态示范县、扶贫开发重...

 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,总人口27万、其中侗族占80.13%,是全国生态示范县、扶贫开发重点县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。新晃地处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向武陵山系过渡地带,地理生态环境优良,森林覆盖率67.8%,有“湘西明珠”之美誉。新晃县是湖南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,近年来加大了新晃侗藏红米的种植推广,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了很大进展。

  新晃侗藏红米是与西湖龙井、福建铁观音同批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国唯一入选红米,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她始于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,有8000年的历史文化传承,被郭辉东教授定义为:“新晃侗藏红米稻栽培历史久远,远古韵味浓郁,是当今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‘活化石’”。

 

  新晃侗藏红米不仅是侗家人的食粮,更是侗家人崇尚自然的精神支柱,被侗家人视为神米,与巫傩文化、祭祀文化、生育文化、歌舞文化、节庆文化等侗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同时,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新晃侗藏红米珍更有原始的稻作景观,有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,这些不仅对我国原始稻作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,同时对于保障发展不均衡的世界粮食安全来说,更具有全球性意义。

  新晃侗藏红米是难得的物种资源,凭着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,在杂交水稻发祥地湖南怀化的新晃侗乡得以保存下来有着重要意义。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委员会主席李文华院士赞誉:“保护好新晃侗藏红米、就保护了中国原生稻种基因,保护了中国原生稻种基因,就保护了中国未来的饭碗”。

  新晃侗藏红米有独有的产业体系,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是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传承。山上封山育林,山下引水灌溉,林稻相间,相辅相成。稻田实行水旱轮作,既丰富了农作物的种植结构,又改善了土壤的营养成分。水稻种植期间与养鱼养鸭有机结合,无形中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。

  新晃侗藏红米有极高的营养价值。经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鉴定,有丰富的花青素,其它元素如硒、铁、钙、镁等微量元素均比泰国香米高出一个档次。

  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,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,将新晃侗藏红米作为新晃的一项重点农业产业进行发展。相继为新晃侗藏红米申报了无公害产品、无公害认证、绿色食品认证、国家地理产品保护认证等一系列品质认证。帮助和指导遗产企业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和推广,并推动遗产企业进入市级龙头企业、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、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。同时,为新晃侗藏红米建立了质量溯源体系,并拓展了网络营销,现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,产业带动明显、成长空间极大。2021年,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5000余亩,年产新晃侗藏红米5000余吨,创产值1.08余亿元。新晃侗藏红米市场售价40 元/千克,最高售价为70元/千克。

 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批准文号:2018年第31号

  地理标志商标 注册号:新晃红米30037022

参与评论


最新评论